幼儿园教研教学工作计划(1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研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研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的要求,结合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要点,以“健康第一,保教结合,均衡发展”为核心理念,开展适合本园园情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1.有效融合五大领域教育教学,重视健康、安全教育,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幼儿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性格;
2.加强教师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每位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3.以课题为立足点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以科研促教研,以幼儿为研究主体,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发展幼儿,提高教师素养与能力,彰显我园园本教研特色。
4.重视普通话和语言文字培训,规范幼儿园语言文字环境。
三、具体措施
(一)重视健康、安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在巩固已有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要全面分析,重点关注健康、安全领域教育教学,突出传染病预防知识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每周至少一节安全教育活动和一节健康活动,安全活动主要围绕幼儿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视频安全、消防安全等内容来开展,健康活动主要从卫生保健、体能锻炼和心理疏导三方面来开展。
今年开学,结合疫情防控特点,幼儿园需要特别注意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健康、安全教育,通过线上家长会、线上亲子活动或者班级小型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帮助新生稳定情绪,迈开入园第一步。
(二)注重主题活动与园本食育课题活动有效融合,小班化、分组化开展组织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以“饮食健康”为主题,继续开展食育教育。
在主题目标中加入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内容,多以食育游戏、食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以食育公开课的方式进行教研,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意识。
2.因地制宜,以分组活动或线上活动的形式开展。
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改变以往的大型聚集性亲子活动方式,主要采用小班化活动或者班级幼儿分组活动的形式来满足幼儿在园主题活动的需求,以家长群云互动的形式开展亲子主题交流活动来满足家园共育的需求。同时,围绕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本班幼儿实际出发,以健康、安全为先来考虑解决措施。
3.在幼儿教育中注重方式方法,重视幼儿学习品质。
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要以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引导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变“我爱玩”为“我会玩”,注重观察、有效指导,帮助幼儿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三)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技能。
1.强壮教师队伍,分层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1)培养骨干教师,引领全园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把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训重点。我们将通过骨干教师对全园教师的培训,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培训中,将用“以老带新,以优带新”等方式,引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方式发展教师队伍。
另外,继续开展各类评优竞赛活动,以线上和线下的多种方式进行,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并及时肯定教师的进步。
(2)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
定期开展园内教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教科研活动,展开教育教学的研究。
继续开展新教师公开课活动,给新教师提供成长机会,鼓励新教师参加磨课研课等活动,帮助新教师在教育反思的同时吸收优秀经验。
(3)开展主题培训活动,专家指导。
根据园内教师需求,请相关有经验的专家进行线上指导或者小规模讲座学习,专业引领教师成长,给教师提供学习优秀教学与活动经验的机会,提高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教育质量,帮助全园教师积累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
(4)加强教师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
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学习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同时保障幼儿的安全。
2.丰富学习形式,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师行为规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教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幼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本学期将继续推行线上和线下学习多种形式,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减少大型集聚性讲座,注重有效利用分组教研和多媒体的方式鼓励教师进行学习,根据卫生保健需求,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保育相结合,以保育为先,灵活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总体提升教师的保教综合能力。
3.分组教研,切实提高教研水平和教研质量。
重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的力量,根据班级教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采用集中研讨和分组研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尤其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发表见解,将研讨的内容及时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和记录,真正提高全园教师教研质量。
4.深入研究园本课题,并进行成果梳理,促进园本特色文化建设。
本学期,我园将认真落实省级课题《幼儿园食育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和市级课题《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评价体系》的研究。市级课题已开题,进入正式研究阶段,省级课题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后续将结合当前食育情况开展评价工作,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积极撰写论文投稿,丰富课题成果。
5.继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全园教职工和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以南谯区语委员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为目标,进一步宣传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需求,合理安排活动方案与学习形式,积极稳妥地创建规范、文明、健康的幼儿园语言文字环境,继续推进我园普通 ……此处隐藏22062个字……>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特点、学习方式、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主动操作、主动体验;
充分利用园内外的教育资源,积极发挥教师、家长、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开启潜能,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一:观察幼儿——以“六个支架”中支架一“观察”为抓手
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群聊形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
要求: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提示:户外游戏更容易观察。园长和组长也要随教师一起观察儿童,并且还要观察教师。
组内教师继续把《发现儿童的力量》作为工具书,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到的内容以幼儿的学习故事进行分享;
行政进行导读内容为上海学前教育网《如何运用学习故事和评价3—6岁儿童的数学学习》等等。
措施二:成长档案——将上学期中心研讨的成功进行借鉴
本学期重点要求各园充分借鉴和运用前期的成果于实际工作,根据师资能力水平进行选择性的使用,期间行政把关做好指导,教研组发挥团队作用,并在12月前完成一次全园性第四期成长案第二轮研修,重在分享经验,收集问题。
二、进行课程优化,提高保教质量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依据教材,拓展素材,就地利用环境资源,在操作平台上根据教育情景和幼儿的具体情况,对幼儿实施人本化的教育,不是“死抠”教材,而是“用活”教材。教师不是带着幼儿走向教材,而是带着教材走向幼儿或让幼儿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体现生本意识,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使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师幼中动态生产。
措施一:尝试课程方案的构建
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容,学习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方案,通过学习并集合本园的半圆理念、办园目标、课程计划、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幼儿园课程的背景与条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保证、课程评价,在行动中建构自己幼儿园的课程体系。
措施二:学习环境的打造
放手放手再放手,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参与到各类环境的创设中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反思,调整策略,给幼儿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天地,让环境真正的和幼儿进行互动。每个年级组围绕一个学习环境创设展开交流与研讨,要给予一个幼儿参与与创设的环境。每个教研组收集一份环境创设的案例,要提现对幼儿的`尊重,对发展目标明确,要提现环境的逐渐生成、灵活丰富等特点。
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种养”环境的创设做好规划,对土地、沙地、水、大棚的材质开展“种植”的研究;
对养殖的动物:鸡、鸭、鹅、兔子等小动物及其开展研究;
将“种养”的使用工具进行研究与摆放。老师要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了解孩子的发展现状,不急不燥地为孩子提供自主的学习的环境,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内容、喜欢的材料、喜欢的发展进程,孩子的学习品质在可供选择的环境中,渐渐养成的。
措施三:创建课程资源库
1、挖掘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体现区域化特点,要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2、创建课程资源室
收集废旧材料,进行挑选与清洗。将园内中4班的空教室定为资源室,将空床作为货架,给每类物品归类摆放,贴好标签,便于科学管理。
措施四:课程活动的优化
课程实施倡导开放的观念,营造研究的氛围,做到“预成”和“生成”有机结合,注重活动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理解“课程游戏化”。不要做自导自演的教书匠,要做一个会采集蜂蜜的蜜蜂,去看了、去做了,才能酿出香甜可口的蜂蜜。行政每月一次教研组的引领活动,将课程审议真正的从幼儿出发,而不是单单考虑教案与教材。
措施五:课程游戏化建设
以“六个支架”作为抓手,帮助幼儿园通过行为的改变体会正确的理念,形成正确的理念引发幼儿园课程实质的改变。逐步开展学习、尝试、研讨、反思、再尝试的形式,促进幼儿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主动发展。
三、夯实教研,让研修更具实效
措施一:收集问题。
没有问题才是最可怕的。以教研组为单位,先收集问题,再进行分析问题开展研修。只有找准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到位,才能寻找到解决的途径。一切都要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
措施二:以数学核心概念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
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促研,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对原有课程中的活动以课例分析式、利用教研组活动、课程审议、约课听课等多种途径开展,以备课撰写调整呈现。
措施三:丢掉的捡回来,将研修好的成果进行学习与运用。如市级“区域活动”的研修、市级活动过渡环节的研修,将好的继续保持不要丢弃。行政每月对一日活动进行检查与督促。
四、加强师资队伍
措施一:本学期共读的书目为《做教师真难,真好》,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撰写3篇读书心得,学期末展开交流与研讨;
每周四开展一小时读书活动,每次一位教师利用10分钟进行好书导读;
每月一次利用读书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燃荻》;
每月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好书推荐;
业余时间关注早教报刊,学习其中的先进理念;
各班级可以开展读书漂流获得,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教师利用日常活动、午睡前做好或放学前为幼儿讲一则故事或读一本好书。
措施二:依托中心平台,注重教师能力培养。
切实组织教师开展好“星辰网络培训”、创意美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骨干教师讲座培训等等。
五、提升科研质量,聚焦幼儿园内涵研究
认真做好时思幼儿园关于“种养”课题的新申报,“打基础、摸摸底、再优化”等手段,做好时思园有关“种养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的前期工作:开展系列的理论学习、研修活动,针对xx老师指导,对课题方案进行完善。
“打基础”——开展一系列的理论学习、研修活动,帮助教师了解科研,走进科研,内容包含方案的修改,文献的查阅、相关书籍的学习等。
“摸摸底”——做好课题前期的摸底工作。查阅相关“种养”课题的研究,将好的成果进行采用;
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了解课题的实效性;
让家长也了解我们的课题,并给与我们课题支持;
了解周边社区的种植情况,如大棚种植,带领幼儿进行参观与体验。
“再优化”——在上学期“种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再优化,本学期围绕“种养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开展初步的研究,重点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查阅书籍,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相关理论;
以“种养”活动为载体,以教师观察为指导,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内涵进行研究;
与教师案例相结合,在种养活动中对幼儿学习品质的途径开展研究!
文档为doc格式